今年以来,太华路人民法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人民法庭工作与基层治理的契合点,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矛盾纠纷解决体系,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搭建起法院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强化多元解纷,实现矛盾多元化解。
太华路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引导社会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和群众自治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广泛凝聚社会合力,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合检察院创新推出“联动调解+支持起诉”机制,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萤火微光法治联盟”成员单位深入对接,联合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进社区,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源头防范矛盾纠纷,为辖区创建无讼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企业需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今年以来,太华路人民法庭积极践行西安法院“1863”工作法,结合人民法庭职能,围绕案件审理,聚焦企业关注的法律问题,以“庭审+座谈”方式延伸服务职能,邀请辖区企业代表参与庭审工作,征求参会企业代表意见建议,对企业代表们提出的合同纠纷法律问题现场予以解答,围绕企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等需求,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帮助企业提高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践行“枫桥经验”,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太华路人民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基层社会治理需求,积极探索深化“135”工作机制。“1”即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人民法庭政治建设。“3”即坚持三项工作原则:构建业务强庭新模式;一是践行“枫桥经验”,为辖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三是强化多元解纷,大力推动矛盾纠纷协同化解。“5”即坚持五项工作举措,延伸司法服务职能:一是“法官工作室”进社区,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巡回审判进社区,实现案件审理与群众普法的有机结合;三是引入心理辅导团队,联合开展“心理、法律双干预”;四是引入关工委,联合做好未成年人教育、普法工作;五是开设防范养老诈骗小课堂,宣传普及反诈知识,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安全。
一年来,太华路人民法庭在案件审判、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一步,新城区法院太华路人民法庭将继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哨阵地”作用,将司法为民理念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在司法为民路上绘就更加靓丽的“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