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服务,精准把脉企业需求
早在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中,院领导班子通过与部分涉诉小微企业调研走访、座谈交流,梳理涉诉企业“急难愁盼”。针对正常经营的涉诉企业因裁判文书上网,涉诉信息被第三方不完整获取,导致在银行融资、项目招投标面临拒绝这一发展难点,研究制定《关于建立为涉诉企业提供涉诉信息说明服务机制的意见》,根据申请企业需求,由案件承办部门负责为涉诉企业提供涉诉信息客观说明或澄清服务,准确披露涉诉企业具体涉诉情况和涉执履行情况,减少涉诉中小微企业因重要涉诉信息披露不准确或不完整而导致的信贷及融资困难,帮助金融机构更好进行风险评估,避免出现“一刀切”式的断贷、停贷情况。
延伸职能,夯实机制适用基础
落实是制度决策的关键。有了好的服务制度,必然要让该项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新城区法院强化涉诉企业信息服务前端告知指引,制定《关于为涉诉企业提供涉诉信息说明服务的告知书(试行)》,由立案部门在立案时与其他应诉材料一同向涉诉企业发送,进一步扩大涉诉信息服务说明机制影响,提高机制适用效率。院党组书记亲自带队“房地产企业服务团”开展走访,调研企业对法院司法服务的需求,介绍涉诉信息说明澄清工作机制。与辖区平安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逐一实地走访,聚合多方智慧、凝聚共建力量,对涉诉信息获取路径、获取范围以及信贷融资安全的关联度,以及法院系统与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平台共享企业涉诉信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及设想,实现了机制推行的“破冰清障”,并为金融机构降低金融风险提供详实数据,以多元联动和精准对接为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驾护航。
回应需求,澄清信息助企安心
全市首发涉执信息说明书,陕西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因涉执信息导致其在生产经营中遇到了阻碍,按要求提出了相应申请。收到申请后,新城区法院执行局第一时间调阅审核卷宗材料,梳理案件基本诉讼信息和执行信息,发现该公司作为申请人申请了财产保全,被保全人后期履行了还款义务,涉及的相关案件均已完结,相关金融机构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仅获知企业涉诉涉执的事实,并不包含具体案件情况,造成的信息差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新城区法院向该酒店管理公司发出首份《企业涉执信息说明函》,为该公司提供相关澄清说明。通过一纸说明函,客观释明企业的涉诉涉执信息,及时修复了企业信誉。2024年至今,新城区法院共发出355份《关于为涉诉企业提供涉诉信息说明服务的告知书》以及7份《企业涉诉信息说明函》,切实缓解了企业“因涉诉导致融资难”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