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法官说法 | 未经法庭允许录音录像,违法,不可取!
作者:太华路人民法庭 杨广昱  发布时间:2024-12-02 10:14:29 打印 字号: | |

旁听庭审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司法公开的重要途径。任何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权利旁听案件审理。旁听案件也应当遵守法庭纪律,尤其是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否则会扰乱法庭秩序,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近日,新城区法院太华路人民法庭依法对案外人陈某违法拍摄庭审录像作出处罚。下面请一起了解这起案例,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维护法庭秩序!

基本案情

近日,太华路人民法庭在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过程中,案外人陈某在法官明确告知遵守法庭纪律,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像的情况下,仍私自用手机录音录像并发送给微信好友。法官发现后立即制止,并要求陈某上交拍照的手机,由法庭暂扣,待庭后对拍摄录音录像及相关微信信息进行删除处理。陈某当即表示没有拍照并且拒绝交出手机。在法官的再三坚持下,陈某很不情愿地交出手机,并认为法官在小题大做。

庭审结束后,在现场监控及手机内拍摄的庭审画面及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下,陈某承认了自己私自拍摄并传播庭审视频的违法行为,法院依法对陈某作出罚款人民币1000元的处罚决定,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训诫。并要求其通知微信好友到法院删除庭审过程的录音录像。

通过法官释法明理,陈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触犯法律,表示十分后悔,在法警的监督下删除了其私自拍摄的录像视频,并现场交纳了罚款。

法官提醒

法庭审判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代表着法律的庄严和神圣。为了维护法庭的安全、秩序以及确保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法律明确规定了在未经法庭许可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录音录像。

对于在庭审中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责令删除录音录像、暂扣器材,并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口头训诫、罚款、司法拘留等。旨在通过严厉的处罚及时制止违法行为,维护法庭的正常秩序,保障审判活动的公正进行。

法庭上对‬录音录像的‬限制也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很多案件可能牵涉到当事人的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未成年人保护等重要信息,未经允许进行录音录像不仅可能会‬泄露敏感‬信息,若被肆意传播、恶意篡改,更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法庭上,遵守法庭规则是每个诉讼参与人及旁听人员的基本义务。

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未经法庭允许,录音录像会扰乱法庭纪律导致庭审无法正常进行。当事人如果对法庭审理过程中存在疑问,可以在庭后向法庭申请查阅笔录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

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

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处理:

(一)未经准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的;

(二)未经准许以移动通信等方式现场传播审判活动的;

(三)其他扰乱法庭秩序,妨害审判活动进行的。

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暂扣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进行录音、录像、摄影、传播审判活动的器材,并责令其删除有关内容;拒不删除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制删除。

 
责任编辑: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