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调查研究
让公平正义彰显在每一案件中
  发布时间:2020-12-15 14:56:05 打印 字号: | |
    作为一名法官,需要用手中的判笔守护公平正义,让公正彰显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体现在每一份裁判里,用法治思维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审判业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整个中华民族绘制出一幅伟大时代的动人画卷,由此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为之倾尽全力、砥砺前行。作为一名法官,需要用手中的判笔守护公平正义,让公正彰显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体现在每一份裁判里,用法治思维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审判业绩。

    坚持学习,锻造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作为一名法官,只有不断学习,始终坚守法律底线,在提升个人能力和素养上下功夫,用心用功用情审理好每一个案件,才能赢得当事人的信任,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公正裁判,营造胜败皆服的法治环境。

    善于思考,厘清思路。法官裁判案件是为了解决固有矛盾,而不是产生新的纠纷。作为一名法官,当接手每一个案件后,要认真阅卷,注意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每一个细节,结合当事人诉讼请求勤于思考,善于分析,不能先入为主,影响公正;要找准问题症结,根据当事人诉状、答辩状,准确归纳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在庭审中平等对待每一方当事人,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要尊重双方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每一项权利,不能把双方当事人放置在争议的对立面,用厚此薄彼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法官审理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让双方当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裁判结果得到当事人的认可,让败诉一方对判决结果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乃至政治效果的完美统一。同时,对有些案件还要注意耐心做好当事人答疑释法,因此在审理案件中应厘清案件审判思路。

    司法为民,勇于担当。法官的初心和使命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那么就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主动作为,把公平正义落实到具体行动里,在办理案件中体现和升华群众感情。要心中有群众,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让法律更有温度,法官更具温情;要耐心回复问题,认真解答当事人困惑,以心交心,消除当事人的戒备心理,不能让司法为民的好事变为影响干群关系的糟心事;要重点关注追索赡养费、抚养费、养老金、拖欠工资案件,设立便民“绿色通道”,做到优先立案、快速审判、及时执行,依法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昭示出我们把“公平正义”贯穿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的决心和信心。让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上,继续勇往直前进行伟大斗争,顽强奋斗建设伟大工程,攻坚克难推进伟大事业,满怀谦卑实现伟大梦想,坚定不移肩负起维护新时代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共同推动十九届五中全会愿景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小法